历史沿革
经济发展
黄岩视听
历史人文
黄岩年鉴
区划人口
旅游会展
自然地理
统计信息
当前位置:365投注 > 走进黄岩 > 旅游会展

九 峰 公 园

 

城关东部的方山(永宁山),有灵台、华盖、文笔、接引、宝鼎、灵鹫、双阙、卧龙、翠屏9个山峰,自南至北弧形排列。元代名僧谥中诗云:“一峰势压万壑空,二峰抱石奋六龙。三峰四峰飞争雄,五峰飞起驾长虹。六峰直出摩苍穹,七峰巍巍照八极。八峰横飞头角高,九峰青云秋色浓。”“九凝积雨”为古十二景之一。康有为称赞:“九峰环立,峻碧摩天,分雁宕之幽奇。”

九峰公园位处于九峰山谷,原为北宋初瑞隆感应塔院(九峰寺)和清代九峰书院旧址。1959年建园,现有千余亩。建筑由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构成,楼台亭榭、溪泉石径保持天然秀色,布置得宜,古朴典雅。花团锦簇,四季竞艳,古树名木,绿荫云盖。1983年后,大规模修复风景名胜8处,建成儿童公园,修筑环山通道等。九峰公园为省内县级公园之冠,载入《中国名胜词典》。

桃花潭 旧时桃林夹岸,落英醮波。民国18年(1929),潭畔建镜心亭,四根石柱四面镂刻黄岩籍榜眼喻长霖、进士朱文劭及书画家柯璜等8人行、楷、草、隶、篆、魏楹联。“桃潭夜月”为九峰古十二景之一。1981年后修葺镜心亭,重砌桃花潭,建桃潭曲桥与桃潭茶楼。潭水如镜,绿水盈盈,为九峰公园风景中心地。

瑞隆感应塔 北宋建隆四年(963)法眼宗高僧、国师德韶建,清代重修。7层8面砖塔,楼阁式结构,角柱六角形,底层面砌须弥座,各门券镶有10个佛像的千佛砖,顶层雕刻佛教故事,塔尖葫芦形覆钵,塔内珍藏铁函与贝叶经。四周松柏参天,保存“平林塔影”古十二景特色,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。

铁米筛井 为古十二景之一。宋时,县城受永宁江潮汐,地带斥卤,水味咸涩。北宋僧净真于九峰溪水回合处凿井丈余,下置铁窗似米筛限沙石。庆元五年(1199),知县常浚孙建“不竭亭”于井上。井水清澈甘洌,大旱不涸,有苍龙伏于井下之说,历代为县城群众喜爱,运水之人,络绎不绝。70年代建“甘泉亭”,深挖7米,修整一新。西南有“米筛古井”,大井之中有小井,构筑精巧,水质如铁米筛井,水源丰富,为自来水厂所用。

烈士陵园与马尾水 位于灵台峰,为50年代初剿匪阵亡解放军烈士陵园,墓葬百余座,1985年从公园迁入。主墓道石级666级,茔域井然肃穆,四周荫盖,四时不凋。陵园南侧为古十二景“马尾飞瀑”,飘忽不定的飞瀑,从百丈之高光滑如削的悬崖飞泻,化为无数银珠细雨。

丫髻岩 在九峰北部之巅,两岩峭壁对峙,各高30余米,似仕女发髻。中有石径登顶,可观日出。清代有诗云:“凭高望极海门东,万倾鲸波浴日红。方丈蓬莱知不远,愿言破浪驾长风。”俯视永宁江似九曲轻纱。岩下清福寺,宋代始建,傍山而筑。北有黄牯岩横卧山巅,巨石巍峨;附近四井潭,每井直径3米多,高低相接,潭水碧清,第四潭下是高与宽均百丈的悬崖。山上道路平坦,行径迂回,南通独秀峰、观音洞、仙姑庵、五峙、望海峰、辟支洞等。

方山双塔 建在方山紫云(南)、阜云(北)两峰之巅,北宋即有,高12层。明弘治十年(1503)毁于台风,60年后建成高5丈。清咸丰十一年(1861)重建。光绪二年(1876)知县郑锡集资修葺,为七级六面砖塔,现存六级。双塔又称文笔、华盖,各高10米,为十二景“双峰插云”。县城群众常以两峰观察气象。

沙堤烟雨 古十二景之一。堤长200米,宽6米,堤旁有古柏24株,最大胸围271厘米,高20米;古樟2株,糙叶树、朴树各1株,树龄均在150年以上,墨绿浓荫,巍然凝重。

松  岩  山

 

又名嵩岩山,位于县西7.5公里焦坑乡。途经十八盘至天梯,两峰壁立,以险称奇,峭峰百余丈,中间叠石为梯420余级,仅容一足,名“古仙百步街”、“一线天”。山顶原有1株罗汉松高处迎宾,旁有石棋盘。明礼部尚书黄绾诗“石坛坐处闻秋叶,鸟道行时见古扉”,清代诗云:“石磴盘旋古寺幽,参天松竹碧云柔”,“峰峦半壁面生奇,路绕云根步步梯”,山顶平广,景色秀美,元代僧人秋江于延祐二年(1315)建法轮寺(前寺),次年建常寂寺(后寺)。民国19年(1930),名僧谛闲大师重建后寺。

松岩山名胜区由莲尖坪、石大人峰、岱石庙、石峰洞等组成,载入《中国名胜词典》。附近大巍头村盛产中华猕猴桃12个品种,其中2株约有130年树龄,称“猕猴桃之乡”。

莲尖坪 又名天柱峰,四面断崖绝壁,石势攒簇状如莲花,仅南面石壁竹梯攀登,坪顶平坦约6亩。明永乐中期建天峰阁,清光绪二十六年(1900)重修,1987年扩建。石桥鱼池,清新幽雅,澄江橘林,尽收眼底。2位百岁高龄姐妹道姑在此出家。坪南有清代“潮溪第一山”、“天峰胜景”石刻,东南悬崖30多米下有“乐性仙化处”摩崖石刻,每字高50、宽30厘米,纪念清同治二年(1863)坤道王圆娥坚贞不屈跳崖自尽史迹。四周有饭蒸岩、金鸡岩、狮子岩、石龟听经、美女照镜等天然奇景。近年在附近建爱乡亭与寄情亭。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。

石大人峰 旧传南朝刘宋年间(420~422)一个深夜,暴雨雷电,山土削落,巨石巍然屹立,耸如人形,乡民以为神仙显异,宋武帝敕封“岱石尊王”,山名岱石山,建庙山下。石大人峰高百余米,一峰耸峙,状如巨人背负童子而立,四周群崖拥结,峥嵘耸削,移步换影,姿态各异,与温岭石夫人峰并称台州奇观。

岱石庙 始建于南朝宋永初年间(420~422),供奉岱石尊王。清同治八年(1869)重建,庙宇宏广。有前厅、大殿、后殿40多间,石像7座、碑刻5块、石狮1对、戏台1座。大殿雕梁画栋,重檐歇山顶,黑色筒瓦。旧时每年农历正月,台州各县群众不远百里来庙祈梦。近年由群众乐助修复,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。

石峰洞 位于岱石山山腰,深8米,宽6米,6支石柱擎起洞顶巨石。清泉自两边岩窦滴入日月古井,甘醇可口。洞口上方有清代诗碑。清乾隆三十四年(1769),僧慧通依洞始建佛殿,民国29年(1940)重修。寺外有8株10余米高古柏,大者二三人合抱。四周群峰环峙,树木葱翠。

城 区 名 胜

 

委羽山 位于县南2.5公里,山似龟形。旧传周代刘奉林在此修道成仙,控鹤飞升,坠落羽翮而得名。中国道教名人司马季主、鲍叔阳、杜光庭、王中立等居住地。南宋诗人戴复古晚年“归老於委羽之下”,元末文学家陶宗仪撰《委羽山纪事》。顾况、杜光庭、王十朋、谢铎等留下许多诗篇,有“千古名区委羽山”之誉。山上原产五色方石,今已不存;昔日白鹤翱翔、蟠松涛声已成郁郁橘林。山麓建大有宫,南朝梁代萧子云手书巨匾。宋代赐额,政和三年(1113),宋徽宗赐宫内镛钟给道人范锜。自元代始,信奉全真北宗龙门派,为台温祖庭,名震东南千余年。现大有宫为清康熙十五年(1676)重建。宫外古柏橘林,景色清幽;宫内有北宋镛钟、瑞井,存大殿、前殿及两厢40多间。供奉玉皇、邱处机、吕洞宾及“三清”,为明宣德与清康熙时贴金木雕。大有宫现为台州较大道宫,县道教协会所在地,县级文物保护单位。

大有宫后委羽山洞,是道教十大洞天的第二洞天。陶宗仪《辍耕录》记载道人持炬入洞行两日,闻橹声而返;又载,元代每当清风明月之夜,常有仙女出没其间。洞高2米,30米深处不通。西侧西江之畔赤鲤岩,为《史记·日者列传》司马季主隐居垂钓之地,岩呈赤红色。石翁仲立于赤鲤岩旁,高约2.5米,上刻民国32年(1943)开凿西江水系瓦林汇纪事,有“行人欲问前朝事,翁仲无言对夕阳”的诗意。

五洞桥 位于城西西江之上。北宋元祐六年(1091),知县张孝友垒石为桥,人称“孝友桥”。历代屡有修葺,现为清雍正四年(1726)重建,使用“分节并列”砌拱技术,半圆拱矢跨为1/2的五折石拱桥,具有拱脚推力小,桥孔净空大、外形壮观等优点。桥面石栏雕刻莲柱,桥两旁筑有联拱石墩台。清末已四洞跨水。今长63.5米,宽4.3米。1958年填平桥面通汽车,1963年停止行驶。1989年12月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。

庆善寺塔 位于城关大寺巷。东晋永和元年(345)始建,名安宁塔。宋绍兴二十一年(1151)改名。清康熙十一年(1672),黄岩镇总兵阿尔泰重建。50年代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。重修后高35米,六面五级,塔内置梯可攀,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。

孔庙 宋元丰年间始建,现为清道光(1822)重建,同治年间重修。通面阔5间,深5间,重檐歇山顶,覆以黄琉璃瓦,殿柱础刻龙雕莲,前檐柱雕刻龙狮。殿前有东西两厢及大成门等,南有泮桥、泮池、奎星阁,共37间,为台州最完整的孔庙古建筑,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。殿东侧有宋代古樟覆盖,高25米多,胸围600余厘米,枝叶茂盛,生机盎然。1989年于孔庙北建“孔园”。

砚池 位于城关。古称包塘,明中叶为官宦人家花园之池,以永宁山双塔倒映似笔而得名。清光绪四年(1878)重浚。30年代,经林迪修葺,置石栏板。60年代后逐渐淤积。

梅花井 位于县城东南方山下。南宋淳祐年间(1241~1252),郑氏出资所筑,又建亭于井上。南宋右丞相谢深甫题“奉思”,杜范题“孝义”。元诗人、戏剧家高明撰写《孝义井记》。宋元时,方山南麓栽有十里梅花,孝义井在梅林之中,俗称梅花井。清乾隆三十年(1771)重砌。历来未曾干涸,味甘仅次铁米筛井。现井水被附近工厂污染。

护国庙戏台 护国庙位于城关鼓屿乡土屿山,清康熙三年(1664)始建,清末扩建,现存27间,祀唐代护国侯崔子玉,为农历三月乡村庙会聚集地。民国6年,于庙后建戏台和依山而筑观众席,层层升高,风格独特,1988年修葺。

五凤楼 位于城关后巷,清末绅士林氏所建住宅。由前大门、后花园及东西凤翼等组成。飞檐翘角,造型讲究,穿斗式木结构,斗栱、梁架精雕细刻。现为城关淑德小学。

白龙潭与飞帘 位于县东5公里,四井潭之水从百丈高处飞垂而下(《赤城志》名为“飞帘”,俗称飞水岩),流向蓄水14万立方米的龙潭岙水库。水库之下是北宋时白龙潭,水从8米高飞垂至一潭,再向下成瀑15米,注入二潭。每逢大雨,飞瀑雾气腾腾,龙潭白雾弥漫,二潭四周削壁,布满白色藻类,白龙潭据此而得名。白龙庙遗址有北宋政和年间碑石1方。  

叠石山 位于县东5公里朱砂堆山上。朱砂堆碎石朱红色,为明代筑城时采石所遗。山顶东有褐黄色巨石分8层相叠,上3层高2.5米、宽3.5米、长5米,向外倾斜30度;底部约8平方米与下8层衔接,望之欲坠。疑为旧传道教洞天福地第五东仙源。西百余米有清嘉庆十二年(1807)始建,1982年重建的隐居寺。

江 北 名 胜

 

南宋叶适《利涉浮桥记》载:“县直北山,爽气浮动,花柳之丽,日月之胜,无不在江北。”旧志载朱熹提举天台崇道观,游历黄岩,说:“黄岩秀气在江北,江北秀气在翠屏。”《永宁樵话》载朱熹语:“唐门山插双笔,则城中及第者出,邑诸胜於此山。”

六潭山 位于拱东新宅村后,明中叶礼部尚书黄绾隐居之地。溪水自山顶奔流而下,冲击成六潭,隐匿在山峦,清澈碧绿,四周草长莺飞,罕见人迹。一潭于1957年筑水库,蓄水18万立方米;二潭之水自10多米高崖飞瀑而下,泻入三潭;四潭亦成小水库;五、六潭采石被毁。宋时三潭旁筑樊川书院,朱熹在此讲学,今存擘翠亭遗址。

灵岩洞 位于新宅灵岩山,号“小有空明之天”。灵岩山东侧石壁拔地50余米,洞在壁间,高大宽广。黄绾有“石壁何所似铁城”之句。旧传朱熹在洞上书“寒风松竹”,南宋右丞相杜范幼年读书之处。附近有黄绾摩崖勒诗《小有吟》、《石室》、《与郑继之紫霄夜坐》、《赠少谷出山》、《云楼壁歌》、《紫霄怀阳明甘泉》共543字,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。

将军岩 位于拱东乡唐门山永宁江之畔,山石突兀,高10余米。元至正十二年(1352),黄岩方国珍农民起义军与台州路总管泰不华水军激战王林洋,泰不华死后追封魏国公,衣冠冢在将军岩之下。明万历七年(1579)知县袁应祺建文笔、文星双塔,清中叶重建。“文革”初期拆毁。今存清末江伯震等于将军岩镌刻“元魏国公忠介尽节处”9个大字。

半峰岩 位于拱东乡马鞍山清虚宫内,奇石突出,旁有古樟覆盖。清虚宫清初始建,几经兴废,1983年重建。除供奉民间常见神像外,塑南宋右丞相杜范像。近年建善隐寺。附近有仙人泉及奇岩怪石10余处。

平安寺 位于县东6公里下林村。旧传五代十国后唐长兴二年(931),渔民贺某溺死,2女1子号泣江浒不见父尸,相挽投江而死,抱父尸浮至海门外,乡民惊异,于沿江建庙数处祭祀。渔民尤为虔诚,四季供奉保佑平安。旧时有“呒商量,白石道头问娘娘”之说,又为祈梦之地。原寺在橘场内,1975年迁建村后真龙山,1988年建大悲阁。

西 部 名 胜

 

灵石寺塔 位于县西22.5公里潮济乡灵石中学内。宋乾德二年(964)始建,宋末清初二度重建,为六面七级砖结构,呈六角形。1987年,按宋代营造法复原重建。塔内层层有宫,宫中有物。22宫出土塔里塔、泥石陶铁佛像、贝叶经、锦绣、药材、古钱、金属盒、舍利子等4000余件,花纹砖刻山水、历史、宗教、戏曲图像,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。塔旁灵石寺,东晋隆安二年(398)始建,初名甘露寺。次年,五斗米道孙恩农民起义军屯兵于此,伐木造舟,旧传天降飞石而改名。宋时赐名教忠崇报寺,清代3次重修。今存大雄宝殿5间,重檐歇山顶,黑色筒瓦屋面,全部石柱,1988年重修。校园遗有南宋太常少卿谢伋白莲池。

小澧桥 古称履仙桥,在县西15公里小澧桥街,宋代始建,清乾隆二十四年(1759)重建。条石砌单拱,长24米,宽3.1米,高7.7米,东13级、西15级,如北京玉带桥,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。

观音掌 位于北洋乡茅蓬观音堂后,高约6米,宽约3米,厚1米,直刺青天。姿态各异的岩石围绕四周,构成奇景。

长潭水库 位于县西25公里。1963年水库竣工,湖面52784亩,水面碧波浩瀚,四周丛山叠嶂,晴则水光潋滟,雨则山色空蒙,为旅游避暑胜地。

太尉殿 位于城西30公里屿头乡五峰山西麓,原名忠应庙。旧传南宋初年,柔极乡(今屿头)少年黄希旦随父赴临安(杭州),见宫廷火起,奋力救护,回乡后夭折,年17岁。宋理宗于宝祐年间(1253~1258),敕封为显顺尊王,以墓为庙。明永乐赐额太尉殿。1985年重修。内外殿及西厢35间,殿外蹲伏石虎2只,高0.95米,大殿塑像下为墓址。西厢存宋末黄超然所撰庙碑,戏台石雕飞禽走兽及石级通道,造型独特。四周有500多年树龄古樟5株。

黄岩山 又名仙石山,为北宋《太平寰宇记》记载黄岩县两座山之一。位于县西50公里圣堂乡丛山峻岭深处。南朝《临海记》载东汉时中国道教名人王方平居此修道:“山上有石驿三石壁立,俗传仙人王方平居焉”,而名仙石山;又载“山顶有黄石”而命名黄岩县。石驿后依翠坡,突出悬崖陡壁之巅,险峻奇秀;表面龟裂,状如棋盘,又称“着(弈)棋岩”。山下黄岩溪畔,有1块长约6米桂黄色巨石,龟裂风化;旁有黄岩潭,清晰见底,旧时日色折射水光,晶莹耀目,观者结庐石上,得名“黄石枕流”。为宁溪八景之一。

耀溪山 又名龙角岩,位于圣堂乡。2块巨石兀立,形如龙角,山顶耸岩峋嶙,已封山百余年,现有36亩阔叶林。对面南峰山,有宋末名贤王所墓址。民国37年(1948)4月,浙东“铁流”部队与浙南括苍支队第二中队会师于山下圣堂殿。

院 桥 名 胜

 

  三童山 为北宋《太平寰宇记》所载黄岩两座山之一。位于县西南12.5公里三童岙,古有“三童子出没其间,皆化为石”而得名。“三童”各高10余丈,屹立山巅,状如童子。三童岙四周峰峦秀矗,山蟠古寺,二溪回合,果树成林。下坦村为南宋初太常少卿谢伋药园隐居地。朱熹探幽访古,书“天然”2字刻石,现存山坡,还有汉代窑址等古迹。

  奇田寨 位于县西南20公里沙埠乡歧田村。清咸丰年间,水旱灾重,民不聊生。奇田黄延暄聚义抗清,高筑寨墙据守险隘,数次击退清兵。黄延暄被杀,屠敖三率众加入太平军,后又投靠清兵。几经反复,经知府刘璈、黄岩镇总兵陈绍、知县孙憙密谋,于同治八年(1869)四月十日,以出洋巡海为名,在海上杀死百余名,又在台州、黄岩、沙埠杀死百余名。鲜血“染得鳌头(璈头)一点红”。今歧田村背靠三山,一水回流,奇田寨墙遗址高2~5米,宽约1米。

  鉴洋湖 位于城西南10公里鉴湖乡,为古海湾演变成泻湖。原横5里,纵1里,中有沙洲,为县内最大湖泊,盛产银鱼。清末,路桥杨晨筑湖堤,建寄傲轩,文人雅士常游湖吟诗,有“桥横群水合,山断夕阳疏”之句。今湖东西长约2500米,南北宽500米,上下两湖河港相连。1958年于岛上沼泽湖办国营鱼种场,放养鲢、鳙、青、草四大家鱼。“带天澄回碧,映日动浮光”,风景宜人。湖上筑鉴洋桥,由镇锁、洚洋2石桥组成,镇锁桥位于下湖,分南北两座,长135米,宽2.5米,南座3孔,北座1孔,两座之间与南北引桥略呈弧形,造型独特,清乾隆五十六年(1791)重建;洚洋桥位于上湖,长60米,宽2.5米,3孔,两桥为县西南交通枢纽,与峻峭挺拔鸡笼山形成湖光山色飞桥景观。

下浦桥 在县西南8公里高桥头乡。南宋始建,现为清嘉庆十五年(1810)僧道正所建。三洞三折,条石砌筑,长25米,宽2.5米。望柱覆莲雕镌狭而深,栏板刻八仙与花朵,浮雕工艺超过五洞桥,列为县级文保单位。

南 部 名 胜

  善法寺 位于县南15公里螺洋乡南山之麓,俗称南山寺。北宋大中祥符元年(1008)始建赐额,为僧众寺院。明清之际3次重修。民国初期,寺宇颓坏,里人陈紫春等募款重建,招尼灵晓住持,成尼众寺院。现面积10亩,存旧房18间。1985年11月批准开放,列为县文保单位,县佛教协会设寺内。寺座南朝北,果木翠竹成荫,清代有“溪风喧竹户,山月落茅檐”之诗。桂花树高11米,径163厘米,为黄岩桂花之王。佛寺开放后,群众乐助资材新建山门与弥勒殿,运用江南园林建筑风格,红墙黄瓦,古朴典雅,飞檐画栋,金碧辉煌。大殿佛座前,嵌宋元祐四年(1089)石碑1方,刻明弘治六年(1493)与万历四十六年(1618)文字,记载自北宋至明末,解元喜及后裔解忠义、解廷绪3次乐助重建佛寺事迹。还有清嘉庆二十四年(1819)知县黎葆醇“发祥衍庆碑”与光绪六年(1880)“长发其祥碑”,存清顺治十一年(1654)大铜钟、光绪年间青花炉和刻有双龙抢球“七如来”石座。附近有“白云纷如絮”的白云山。

  香严寺 位于县南20公里峰江乡白枫岙村莲花山麓。原名禅林寺,始建于唐开元元年(713)。唐天宝三年(744)冬,律宗扬州龙兴寺高僧鉴真,带领僧徒30余人,偕同日本僧人荣睿、普明,第4次东渡日本传法。从明州(宁波)经天台山赴福州航海,途中投宿禅林寺。龙兴寺鉴真弟子灵佑恐师此去“沧溟万里,生死不测”,与扬州各寺执事上书江东道采访使,请求阻止东渡。黄岩县令奉命持文牒到寺劝阻,鉴真遂在寺演讲经文,弘扬佛法,10余天后被送回扬州。唐会昌五年(845),武宗灭佛,禅林寺被毁。唐宣宗大中年间(约852)重建。北宋大中祥符四年(1011),赐额香严寺,至和年间(1054~1056),右丞相、郑国公富弼手书《华严经》赠住持,珍藏于寺。明清时期,为县南名刹,清康熙、乾隆2次重修,现为咸丰十一年(1861)建筑。1986年10月批准开放。1990年,扩大庙宇,新建寺院。东侧有古井,旧传1卷绵丝不能到底,称“绵丝井”,现深8米,清泉一泓,甘冽味美,大旱不涸。寺内有清光绪八年(1882)“吴氏乐施碑”与“乐助碑”各1方。附近有元代元真道院与水仙花洞,与莲花山毗连有悟空亭及老鹰尖等名胜。

  福泉乐园 位于路桥石浜山,以二大一小甘泉得名。泉水大旱不涸,味清醇,托币不沉,与杭州虎跑泉相似。清末建福泉池、福泉亭,民国初废。1987年,路桥镇退休工人委员会发起筹建,50个单位资助20万元,复兴福泉古迹,有福泉池、福泉亭、福泉楼、翠竹园、观景亭、揽月台等胜景。

  东岳庙 位于路桥镇牌前。明中叶始建,清末焚毁,路桥蔡氏募捐重建三殿,占地约4000余平方米。第三殿为3层楼房,造型别致,从低向高分别为十殿王、娘娘庙、观音阁。旧为东南盛大庙会场所,自正月初一至三月廿八,香烛辉煌,庙会过后,为集市中心地点。现存2楼、3楼及2厢房,为工人娱乐场所。

  卷洞桥 在县东南30公里卷桥乡。清嘉庆十三年(1808)建。“费六千余缗”,条石圆拱,长22米,宽4.57米,题刻“下梁大桥”及“半顷银涛回砥柱,一弓虹彩锁安澜”石楹联。望柱刻各式方头和圆头大小瓣仰覆莲。桥东亭存两石柱,刻有“不比离亭歌折柳,可如司马快题桥”。

汽摩城

 

该中心地处甬台温高速公路市区入口与104国道交汇处,距黄岩机场、海门港口20公里,地理位置优越、交通便捷。

交易中心占地面积300余亩,拥有1.25万平方米的网架结构豪华展示厅、1.5万平方米的室外停车场地和708间轻钢结构的商铺,建有车辆办证中心、驾驶员安全学校、机动车检测维修中心、货运停车场配载中心、商住区等配套设施。交易中心对场内销售的汽车、摩托车实行现场办理机动车牌证的一条龙服务,并定期申办全国性的汽车、摩托车及零配件展销会,为厂家和商家提供展示和合作的机会。

交易中心2001年各类机动车交易额达3.37亿元,初步形成了以汽车摩托车展示、销售、维修、检测、上牌、办证一体化服务为主要特色的台州车城。

滨江世纪公园

 

  滨江世纪公园位于黄岩永宁江南畔,世纪大道北侧,长1200米,占地120亩,总投资1亿多元。工程规划方案由杭州蓝天设计院设计,2001年8月开工,历时半年,今年2月4日开园。公园以水景喷泉、花木观赏和人文雕塑为特色,分八大功能景区:

  一、江堤采风区:利用永宁江治理工程的防洪堤修建,全长1500米,江堤路宽6米,钢板护栏采用氟碳喷漆表面处理,路面采用培力克砖铺装,整体布局简洁大方,富有现代感。

  二、儿童游乐区:位于公园西端,设有戏水池、儿童广场、迷宫、鸽子房及各类游乐器具,设计时充分考虑儿童心理特征。

  三、音乐水景区:该景区由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中自公司设计并施工,喷泉利用计算机控制,使声、光、水、色同步变化,总投资300万元,包括三大部分:①跑泉:沿永宁江布设,长200米,喷高50米,共有256个喷头,是目前国内最长的一条跑泉;②音乐喷泉:喷高30米,水形随音乐节奏变化,可达数十种;③旱喷:位于演艺广场四周,作为演出时的背景。

  四、花卉展览区:位于公园东部假山后,主要提供兰花、盆景等展览。

  五、老年活动区:位于东部,以茶室为中心,设有中式回廊、苏式假山、金鱼池、梅花园等,具有浓郁的中国古典园林风味。

  六、名树观赏区:移植胸径在20cm以上的古树名木200多棵,有胸径达78cm以上的苦槠,也有树龄在200年以上的蜡梅。

  七、亲水活动区:以亲水平台为主,铺以大型膜亭。由上海隆波钢结构网架有限公司设计并施工。其中总面积达1176平方米的滨江膜亭,为国内大型膜亭之一,造价120万。

  八、人文雕塑区:公园的雕塑作品具有浓郁的人文特色,如著名的《黄岩石》雕塑,高18m,基座采用钢结构,上部采用人造石,通过两种不同的建筑材料组合,象征着现代文明托起古老的黄岩,作品由上海著名雕塑家设计。由中央美院雕塑系设计的《桔都风情》,由宁波大学设计的《众童抬桔》等作品,以及反映黄岩模具制造工艺的《形的吻合》等等,都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黄岩的文化及经济发展。

  正在实施的滨江世纪公园二期工程与一期公园西端相接,全长1500米,占地面积220亩,总投资近1亿元,工程规划方案已委托北京土人景观规划设计所设计制成。分滨水开发区和滨江生态区两大功能区,以营造休闲和自然生态环境为主题,计划在明年国庆节前建成。

 

 
关于本站 | 版权声明 | 联系我们 | 隐私声明 | 常见问题 | 网站地图 | 手机访问 | 网站群导航 | 
365投注主办  365投注办公室承办  电子政务办建设管理
2008 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133号 建议使用IE5.5,1024×768分辨率浏览本网站